第383章 炮轰伦敦,发明大爆发,书写革命,增加节日-《大明景泰:朕就是千古仁君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民间全部资产,预估约有1万亿。

    因为要发行股票,皇帝正在和朝臣商议,是否可以发行纸币,用纸币逐渐替代银币。

    此事在中枢尚在商议中,因为宝钞的失败,民间依旧不太信任纸币。

    皇帝的意思是,一起发行。

    时间长了,百姓也就认了。

    直接从银币变成纸币,容易引起恐慌,循序渐进的改变,保护期为二十年,二十年后,彻底让银币退出历史舞台。

    民间经济专家很多,也参与了这次讨论。

    他们提出,纸币要和银子挂钩,推行银本位。

    但银本位,钱是不值钱的。

    如果有充足的黄金储备,最好推出金本位货币,把纸币卯定黄金,明元就变成了明金。

    只要明元和黄金等价,那么大明的纸币就不会崩盘。

    因为白银太多了。

    一旦和美洲藩国打起了白银战争,大明的白银储量是非常吃亏的。

    而发行纸币,是能避免战争,采用经济战争就可以薅世界羊毛的。

    这一点,老皇帝觉得很扯淡。

    没有核武器,经济手段顶个屁用啊。

    大明现在帮藩国继藩,等着藩国翅膀硬了,就会和大明翻脸了,至于大明还能守住多少疆土,看后世之君的治政水平吧。

    如果不为了股票,皇帝压根就不想发行纸币。

    没必要啊。

    大明拥有美洲白银之后,白银储量非常优厚。

    就说国库里,就存着海量的白银,未来十年,市场都吃不下去的。

    而如果采用金本位,那么白银怎么办?

    所以呀,现在不是发行纸币的时候。

    皇帝也是这样想的,纸币要用金本位,发行纸币,就意味着放弃银币,库存的存银可就没地方消耗了。

    之前想薅世界羊毛,那是得有核。

    没有核,薅谁呀?你薅谁谁打你,战争只要在可控阶段,就会有人铤而走险,千万别高估人性。

    如今还在讨论阶段。

    此时,在中亚。

    上次因为皇帝处置不公,许国反复上疏皇帝,请求皇帝公平划分领土。

    他对于占领的领土,绝不肯放弃。

    四国因为领土纠纷,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阶段。

    也就老皇帝还活着。

    四国还没动手,一旦老皇帝驾崩,他们就会立刻打出狗脑子。

    皇帝只是稍加试探,他们就原形毕露了。

    朱祁钰压根就没想过,兄弟之间能和睦相处,他需要的是外藩拱卫大明,而不是外藩来侵吞大明领土。

    所以,大明要挑起外藩之间的战争。

    充当外藩中间的裁判。

    以此来稳坐钓鱼台。

    前提是大明皇帝是微操高手,反正他是不看好朱见淇,朱佑榶年龄还小,看不出什么特异之处。

    朝中官员,对于微操外国,也没有多少经验。

    他必须在临死前,让皇族、朝臣学会微操外藩的手段,以此来保住大明宗主国的地位。

    此时,来自欧洲的瘟疫传播到了大明。

    大明已经出现了首例。

    朝廷早就准备好防疫了,尽量把瘟疫控制海岛之外,不要进入大明。

    从外藩回京述职的官员,被阻拦在海岛之上,暂时隔离,不允许回到大明。

    圣诞节之时。

    有民间人向皇帝献礼,并申请了有声电话的专利。

    皇帝重赏了此人。

    这个专利,是一个构想型专利,也是民间手艺人想去中枢搏一把的原因。

    因为皇帝非常重视民间发明创造,很多民间手艺人,都想凭借一件发明得到晋身之资。

    前面很多人都成功了,近几年来宫中献宝的人很多,宫中还成立个献宝局,专门聆听民间百姓的稀奇古怪的想法,全都会写成奏疏,送给皇帝看。

    若皇帝看完觉得不错,就会诏见这位献宝人。

    这位献宝人也是,他提出一个构想。

    如果人对着一块铁皮说话,声波将引起铁皮振动。

    如果在铁皮后面放上一块磁铁,铁皮的振动会在电磁线圈中产生相应的电流,这个电流可以通过电线传向远处,远处类似的装置也会发生同样的振动,并发出声音。

    一个简单的构想,和一次实验,就是电话构想。

    皇帝重赏此人,并投资2000万,用于电话研究。

    一起献礼的,还有一个关于电报的构想,把文字转变成电流,通过电流传输到电线的另一端。

    他们同时掌握了电磁学的原理。

    干脆,总投资5000万,一起研究电话和电报机。

    虽然只是构想阶段,足以证明大明要进入电气时代了。

    宫中又公布了多部和漫画,圣诞节重磅是刘裕大帝。

    大帝系列,增加了刘宋开国皇帝刘裕。

    圣诞节宫中推出重磅图书、漫画,已经是常规手段了。

    今年更多一样,是满朝臣子的一张合照。

    皇帝一身戎装,拥簇在众多臣子中间,照了一张合照。

    这张合照,刊登在各大报刊上,天下臣民,再睹天颜。

    皇帝虽老,气势如虹。

    一身戎装,手拄利剑,显得霸气十足。

    太子、太孙一左一右,朝臣站在皇帝身后,众星捧月。

    太子妃赋诗一首,同时刊登在报刊上。

    皇帝发表圣诞讲话,提出科技发展才是硬道理,注重保护专利,发展科技,科教兴国。

    晚宴之后,皇帝把阁部重臣留下。

    “诸卿,欧洲瘟疫肆虐,大明统治欧洲,怕是要过几年了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叹息:“如果大明没有了外敌,就一定会内乱,诸多藩国肯定会互相攻伐。”

    “尔等可有办法,让大明永远做宗主国?”

    朝臣面色一苦。

    皇帝希望朝臣能在中枢,微操国外局势,这点着实有点想当然了,除非那种电话能出现,否则想都别想。

    见朝臣都低下了头。

    “怎么?是不敢说呀?还是不知道该怎么说啊?”朱祁钰沉着脸问。

    朝臣都跪在地上。

    张敷华苦笑道:“陛下,此事真没法操纵,臣等不是诸王肚中蛔虫,如何操纵诸王啊?”

    “大鱼吃小鱼,大鱼会越来越强大。”

    “朕在各大洲上,多分封诸王,就是互相制衡,可不希望冒出来一个庞然大物,成为大明发展的掣肘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不满张敷华的敷衍态度:“你说呢?”

    皇帝的构想是,藩国能威胁到大明,促使大明能高速发展,又不能超越大明,必须把藩国控制在可控范围内。

    让他们成为大明的磨刀石,而不是成为大明的对手。

    世界要保持一超多强的状态,才是最好的。

    着实有点又想要这个,又想要那个的状态。

    张敷华认为没法微操。

    “没办法就去想,想到了再来禀报朕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觉得朝臣愚蠢,带英是怎么微操全球局势的?

    不就是制衡嘛!

    为什么换大明来微操世界,却这么难呢?

    因为带英扼守咽喉要道,在咽喉要道上部署重兵,所以才能微操世界。

    大明为什么不行?

    因为大明把咽喉要道都分封出去了呀,当然不行了。

    现阶段大明军舰能游弋世界各地,那是因为老皇帝还在,一旦太子登基后,就未必可以了。

    还有一点,就是当时其他国家很落后。

    现在藩国哪个落后?

    看看带英打同水平国家的战争,他们狗屁都不是。

    也就欺负欺负亚洲,欺负欺负原始人。

    不是他们微操水平高,而是敌人太弱了,真硬碰硬的话,英军是最垃圾的军队,没有之一。

    大明现在能随便拿捏欧罗巴,因为他们太弱了。

    一样的道理。

    可藩国就不一样了,纵然有十年技术保质期,但一个铁路,就足够让藩国进入现代化了。

    大明资本家赚得盆满钵满,却让各国逐渐脱离了大明掌控。

    当初朝臣就反对大明给藩国修铁路。

    可是,他们忽略了技术革新,从蒸汽时代必须要进入电气时代的,从电气时代是要进入科技时代的。

    大明只要技术领先,就会永远强大下去。

    他都把大明领到这一步了,若还能落后,后世之君干脆抹脖子自杀去吧。

    “罢了,今日不谈此事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让他们起来:“朕打算再设一个节日,叫万圣节。”

    “以华夏诸圣诞生日为祭祀日,朕觉得挑出一个日子来,下半年节日少,就定在十一月初十一。”

    “将此日,定为诸圣祭祀日。”

    这不是农历版双十一嘛。

    朝臣脸色各异,都觉得大明节日太多了,春节、国庆、元宵、清明、端午、圣诞、中秋、万圣、元旦,大节就九个。

    小节不计其数。

    “启禀陛下。”

    太子是朝臣嘴替:“儿臣以为,大明节日过多,若个个节日都休假的话,对生产不利。”

    “再说了,公祭日是清明节呀,何必再单立一个节日呢?”

    “据儿臣所知,万圣节是西方节,儿臣觉得咱们不该过。”

    他说完又有几分惊恐,担心他爹又骂他。

    “太子说的是。”

    “欢度佳节嘛,说明大明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,再多一些也是好的。”

    “朕还打算设立母亲节、父亲节,这双节只放半天假,在这一天,让民间百姓向辛劳的父母表达爱意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一口气增加了三个节日。

    本来还想加入一个感恩节的,但朝臣反对声音很大。

    节日多过不是坏事,能带动旅游啊。

    “陛下呀,旅游重要还是工作重要呀?如果民间工厂因为节日过多,而工资压力太大,倒闭的话,可就会造成很多人失业了,这可不利于经济发展。”

    “微臣认为,父亲节、母亲节不能放假半天,早放两个小时吧。”

    “万圣节,放假一天。”

    “您看如何?”

    因为大明是从除夕到元宵,都是休息的,一共休息十七天到十九天。

    中间是有一个国庆节的。

    李东阳道:“把清明节改为一天假期,您看如何?”

    皇帝微微凝眉,看向刘健。

    “陛下,微臣赞同李阁老的话,工厂压力大呀。”

    大明职工是上五天半,休息一天半,但这一天半,允许半天加班时间,等于说法定只放一天假。

    有五个节日放三天,串休的话,能挤出五天时间。

    现在又加入一个,放一天的,两个放两个小时的,把清明节调为放假一天,是比较合理的。

    “那就再加一个感恩节,感恩父母的节日,也放一天假。”

    “下半年假期少,放在下半年。”

    “你们挑一天出来放假,今年就开始放。”

    皇帝直接拍板决定了。

    (本章完)

      

    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