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四十七章 建庙祭祀-《大明第一臣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从战果来看,这是一场匪夷所思的战斗,    天完面对真正的元军,那也是酣畅淋漓,所向披靡。

    可是他们面对被俘虏的元军,    又是临时武装起来的,又败得一塌糊涂。

    难怪倪文俊直接破防,    灰溜溜逃走。

    实在是太挑战认知了。

    朱家军难道有什么邪术不成?

    “张先生,咱要重赏张文贵。”朱元璋看到了战报之后,    立刻脱口而出。张定边有多厉害,朱元璋也听常遇春再三讲过,    知道这是一位天下少有的悍将……而张文贵竟然以攻对攻,主动出击,把张定边引到了水塘边,死死拖住,用自己的生命,挡住了最大的敌人。

    一人死,全军胜。

    一条生命,    换取成千上万百姓的安全。

    如此人物,才是真正的猛士。

    必须要重赏!

    可朱元璋说完之后,突然又犹豫了,不知道该怎么赏赐才好。

    给官职,    给赏金,优待家人……这一套常规操作,朱元璋都觉得不合适……毕竟张文贵最后也没有真的归心朱家军,他只是说帮着朱家军作战。

    而且张文贵的家人也不在这边,想优待也没有办法,想给赏金,也不知道给谁。

    这还真难为住了老朱。

    “张先生,你看要怎么办才妥当?”

    张希孟略沉吟,随后道:“主公,我打算写一篇文章,只是宋学士不在这里,我怕文笔粗浅,难登大雅之堂。”

    老朱略思忖,就笑道:“文章贵在言之有物,以先生的见识,必定能写好此事……咱正要拜读先生的大作。”

    张希孟点了点头,他把自己关在帐篷里,陷入了沉思。

    过了许久,张希孟提起笔,终于开始了写作……去年的时候,有一个叫石抹宜孙的元廷将领,他拒不投降,战死沙场。在他战死之前,母亲以身殉国,妻儿全死,甚至还有两个仆人随着主人去了。

    他们全家都为了大元朝殉葬,看起来他们确实是大元朝最忠心的臣子。

    如此忠义之士,似乎应该嘉奖才对,哪怕是站在敌对一方,也该表示出足够的度量和格局。褒奖忠义,赞颂忠良,如此才能砥砺人心,鼓舞士气。甚至是让元廷感到羞愧,难堪。

    但仆以为,切莫被此事的表象欺骗,万万不可褒扬。

    石抹宜孙祖上是辽人,归附蒙古之后,得到了世袭官职,享受了一百年的荣华富贵。他生前极度仇视义军,视红巾军为洪水猛兽,坚决反对均分田亩等等主张。

    在处州期间,挖空心思,剿杀红巾义军,一旦发现,便诛杀亲族,乃至乡亲邻里,全都不肯放过,手段残忍,人神共愤。

    他的死,他整个家族的死,都是在捍卫自己的荣华富贵,都是在和百姓作对,他的死,又如何能够褒扬?

    在这个新旧交替,乾坤变幻的时候,面临着抉择的不只是石抹宜孙一人,选择也不只是一种……

    也有一个人,他叫张文贵,也曾经为了元廷效力,被俘虏之后,在战俘营里,依旧怀念元廷,消极对抗,不愿意改造。

    但是就在不久前,他战死了,他是为了守住铜陵等地,在同天完的战斗中,牺牲的。

    在开战之初,他曾经想过离去,但他最终还是返回了战场,与一同返回的近九百人,担负起此战最重要的使命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