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二十八章 考试多是一件美事-《大明第一臣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张希孟很懂朱元璋的心思,但是他也清楚,就算朱标能顺利成长,接替老朱,他也未必能超过父亲。

    搞不好这小子长大以后,还会形成众正盈朝的局面,说到底老朱都是唯一的。

    最紧要的还是多培养一些人才,只有形成足够强大的人才队伍,拥有新思想,接受新观念,能够主动延续治国理念,那才是未来可期。

    想到了这里,张希孟就忍不住发笑了。

    李善长还真是精于算计,他提议给粮长高官。

    这一手简直妙不可言。

    由于张希孟和宋濂等人把持了学士院,掌握了人才培养,就算李善长怎么折腾,也很难扩充势力。

    既然如此,那就引入一直全新的力量,利用各地粮长,占据高位。

    这些人是他建议提拔的,又是效力六部,谁敢不听他的!

    而且能当粮长的,都是丁多粮多,最低也是富户,把他们拉拢过来,遥相呼应,有些事情也就有了重温旧梦的希望。

    不得不说,老李的算盘就是精明。

    可惜的是他遇上了朱元璋和张希孟。

    老朱直接来了个考试……这些人可不是你李善长直接提拔的,非要经过考核才行。

    而如何考试,又落到了张希孟的手里。

    这可不只是多了一道程序这么简单,而是涉及到选才标准的大事。

    很快就有一道命令下达,最先将粮食送入金陵的三十位粮长,做好准备,要去学士院,接受考核。

    这道命令很快传到了那些先进入金陵的粮长手里。

    其中名列第三的“江柯”自然跑不了,也接到了命令。

    她拿着命令,有些犯晕了。

    这可如何是好?

    “七叔,你看我能不能不去啊?”

    老七咧嘴苦笑,“姑娘啊,这是命令,可不是请柬,不去怕是不行的。”

    原来江家的粮长不是江柯,而是替兄前来的江楠,她发愁了,“七叔,科举都是要验明正身的,我去了岂不是露馅了!”

    老七怔了怔,还真摇了摇头,“姑娘多虑了,我打听过了,人家说上位把粮长视作官职,等于已经入仕。既然入仕,就不用那么仔细搜身。这一次属于测试官吏。人数只有三十,上位又会亲自监考……说起来就跟殿试似的,考出来就是天子门生啊!”

    江楠忍不住苦笑,“是吴国公的门生,不是什么天子门生!”

    “一样的,早晚的事!”七叔笑呵呵道,显得信心十足。

    江楠越发忧虑了,“要真是这样,那就更不能去了,那可是欺君之罪啊!”

    七叔也吓了一跳,果真如此吗?

    他还是有些遗憾,忍不住道:“姑娘,你这一路运送税粮,滴水不漏,尤其是交割的时候,你提前多买了一千石,当真是滴水不漏。就算是大少爷办事,也未必有你的心细。”

    江楠的眉头动了动,脸色泛红,一个女孩家,能得到七叔的肯定,自然是高兴的。
    第(2/3)页